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教程:au基础音频制作教程 [2022/10/07 22:58] – 移除 - 外部编辑 (Unknown date) 127.0.0.1 | 教程:au基础音频制作教程 [2023/01/31 23:50] (当前版本) – [2. 干音录制] 164019416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+ | ====== 基础音频制作教程 (Adobe Audition) ====== | ||
+ | 本教程由女喘老师猫猫头 [[https:// | ||
+ | |||
+ | ===== 一、 前期准备 ===== | ||
+ | |||
+ | ==== 1. 设备准备 ==== | ||
+ | 极简版——手机+带麦耳机 | ||
+ | 成本最低,方便简单,环境限制小 | ||
+ | 容易喷麦,音质较差,底噪较大 | ||
+ | 基础版——自带声卡的USB麦 | ||
+ | 性价比高,音质能满足基本需求,出差/ | ||
+ | 需要做一定功课仔细挑选,根据需求选择电容麦/ | ||
+ | 进阶版——麦克风+声卡+其他配件(话放、防喷罩、隔音罩……) | ||
+ | 成本较高,音质对得起价格,上限高,设备升级空间大 | ||
+ | 前期功课必不可少,不要盲抄作业,需要专人进行声卡调试,不太方便带出门 | ||
+ | 【注意】不同设备录音方式也有所不同,请提前做好功课 | ||
+ | 如动圈麦需要近距离收音,电容麦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| ||
+ | 全指向麦可以各个朝向收音,心形指向麦需要尽量正对…… | ||
+ | |||
+ | ==== 2. 干音录制 ==== | ||
+ | (使用手机录音软件录制的,将文件导入Au即可,不再赘述) | ||
+ | * Step 1. 连接并确认设备运行无误 | ||
+ | * Step 2. 打开电脑设置-设备-声音设置-输入 | ||
+ | * 选择正确的输入设备,点击“设备属性”调整设备音量至85以上 | ||
+ | * Step 3. 打开Au,编辑-首选项-音频硬件,调整并确认默认输入输出设备无误 | ||
+ | * Step 4. 文件-新建-音频文件 | ||
+ | * 选择采样率(44100/ | ||
+ | * Step 5. 点击红色圆形录制按钮开始录制,双杠图标暂停,白色方形图标停止 | ||
+ | * {{教程: | ||
+ | * Step 6. 保存文件 | ||
+ | * 请养成良好文件命名习惯,并以专门文件夹保存,否则后期查找将非常困难 | ||
+ | |||
+ | |||
+ | ===== 二、 后期制作 ===== | ||
+ | 在进行后期制作之前,强烈建议大家打开左上角“显示频谱频率显示器”选项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==== 1. 波形图和频谱图 ==== | ||
+ | 【波形图】 | ||
+ | 以音量大小、时间为坐标轴 | ||
+ | 可以通过幅度大小查看音量是否合适,可以看出录音持续时间 | ||
+ | 也可以看出录音句间停顿部份(0dB,呈直线),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剪辑切片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【频谱图】 | ||
+ | 以声音频率、时间为坐标轴,比波形图更直观、信息量更大 | ||
+ | 通过观察频谱图背景是否干净,可以看出底噪的大小(左图底噪>右图底噪)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不同的声音,频率也有所不同,根据图像我们可以快速定位找到需要的声音 | ||
+ | 剪辑时如果只看波形图,很容易将多余喘气声剪入,但看频谱图就可以方便定位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==== 2. 降噪 ==== | ||
+ | 【注意事项】 | ||
+ | 降噪一般只能处理底噪,对杂音作用不大 | ||
+ | 降噪处理会损伤一定音质,比较微弱的声音在降噪处理后极大可能会失真 | ||
+ | 前期录制时最好就尽量避免杂音、噪音(如空调、风扇声等) | ||
+ | 录制时请在开头录制几秒钟的无人声环境音,便于后续操作 | ||
+ | | ||
+ | 【方法一】效果-降噪/ | ||
+ | 降噪干净,操作简单,一般在开头会保留一段无处理音频,后期请记得剪掉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【方法二】选中一段无人声环境音-效果-降噪/ | ||
+ | 更加精细,可以自由调整降噪强度,避免过大的降噪强度导致音质受损失真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==== 3. 去杂音 ==== | ||
+ | 【方法一】选中、删除 | ||
+ | 适用于人声与杂音未混杂的情况 | ||
+ | |||
+ | 【方法二】使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,在频谱图上涂抹想要去除的部份 | ||
+ | 需要辨认杂音的频率分布位置,一般喷麦、碰撞声在频谱图底部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==== 4. 剪辑 ==== | ||
+ | 枯燥无味也不需要怎么讲解的听音、选中、删除、切断、复制、粘贴操作( | ||
+ | 耐心地把口胡、重复、杂音部份去除就好 | ||
+ | 建议在wav音频文件中就剪辑好干音,避免在多轨混音文件中,因剪辑导致时间轴错乱;且多轨混音文件中只能根据波形图剪辑,不如在音频文件中参考频谱图剪辑精细准确 | ||
+ | |||
+ | ==== 5. 多轨混音(添加音效) ==== | ||
+ | * Step 1. 文件-新建-多轨会话 | ||
+ | * Step 2. 文件-导入-文件,导入干音、bgm、音效文件等 | ||
+ | * Step 3. 从左上资源管理器窗口,将文件拖入到右侧不同轨道中 | ||
+ | * 干音、bgm、音效,以及有调整混响需求的部份,请分别安排单独轨道 | ||
+ | * Step 4. 进行各项操作,保存文件(最好选择将使用的文件复制到会话文件夹) | ||
+ | * 【调整音量大小】 | ||
+ | * 【方法一】直接调整轨道音量大小,同时调整轨道上所有剪辑片段音量 | ||
+ | * {{教程: | ||
+ | * 【方法二】单击选中,属性-基本设置-剪辑增益,可单独调整片段音量 | ||
+ | * {{教程: | ||
+ | * 【调整倍速】单击选中,属性-伸缩 | ||
+ | * {{教程: | ||
+ | * 【添加特殊效果】 | ||
+ | * 【方法一】效果组-选择剪辑效果/ | ||
+ | * {{教程: | ||
+ | * 【方法二】上方菜单栏中选择效果 | ||
+ | * {{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==== 6. 双声道效果 ==== | ||
+ | 技术难度不大,但想达成良好效果需要投入很大精力 | ||
+ | 个人认为决定听感的主要是合理的时间轴、层次递进、声线变化 | ||
+ | 声道切换的同时,做到不杂乱且有层次,才能有1+1>2的体验 | ||
+ | 【注意】需要录制双声道音频,或将单声道音频转换为双声道音频才能实现该效果 | ||
+ | 新建多轨会话时,主控选择5.1 | ||
+ | {{ 教程: | ||
+ | |||
+ | ==== 7. 3D环绕效果 ==== | ||
+ | 效果-特殊效果-多普勒换挡器(处理)-类似下图设置 | ||
+ | |||
+ | {{ 教程: | 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