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程:au基础音频制作教程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教程:au基础音频制作教程 [2022/10/07 22:58] – 移除 - 外部编辑 (Unknown date) 127.0.0.1教程:au基础音频制作教程 [2023/01/31 23:50] (当前版本) – [2. 干音录制] 164019416
行 1: 行 1:
 +====== 基础音频制作教程 (Adobe Audition) ======
 +本教程由女喘老师猫猫头 [[https://twitter.com/YUGAN_robber|{{https://img.shields.io/twitter/follow/YUGAN_robber?label=%40YUGAN_robber&.svg?nocache}}]] 创作,小管家 [[https://twitter.com/chuanwiki|{{https://img.shields.io/twitter/follow/chuanwiki?label=%40chuanwiki&.svg?nocache}}]] 整理。
 +
 +===== 一、 前期准备 =====
 +
 +==== 1. 设备准备 ====
 +极简版——手机+带麦耳机
 +    成本最低,方便简单,环境限制小
 +    容易喷麦,音质较差,底噪较大
 +基础版——自带声卡的USB麦
 +    性价比高,音质能满足基本需求,出差/返校/旅游携带比较方便
 +    需要做一定功课仔细挑选,根据需求选择电容麦/动圈麦、全指向/心形指向等
 +进阶版——麦克风+声卡+其他配件(话放、防喷罩、隔音罩……)
 +    成本较高,音质对得起价格,上限高,设备升级空间大
 +    前期功课必不可少,不要盲抄作业,需要专人进行声卡调试,不太方便带出门
 +【注意】不同设备录音方式也有所不同,请提前做好功课
 +    如动圈麦需要近距离收音,电容麦需要保持一定距离
 +    全指向麦可以各个朝向收音,心形指向麦需要尽量正对……
 +
 +==== 2. 干音录制 ====
 +(使用手机录音软件录制的,将文件导入Au即可,不再赘述)
 +  * Step 1. 连接并确认设备运行无误
 +  * Step 2. 打开电脑设置-设备-声音设置-输入
 +    * 选择正确的输入设备,点击“设备属性”调整设备音量至85以上
 +  * Step 3. 打开Au,编辑-首选项-音频硬件,调整并确认默认输入输出设备无误
 +  * Step 4. 文件-新建-音频文件
 +    * 选择采样率(44100/48000),位深(24/32),声道(单体声/立体声)
 +  * Step 5. 点击红色圆形录制按钮开始录制,双杠图标暂停,白色方形图标停止
 +    * {{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1.2.5.png |}}
 +  * Step 6. 保存文件
 +    * 请养成良好文件命名习惯,并以专门文件夹保存,否则后期查找将非常困难
 +
 +
 +===== 二、 后期制作 =====
 +在进行后期制作之前,强烈建议大家打开左上角“显示频谱频率显示器”选项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3242.png |}}
 +
 +==== 1. 波形图和频谱图 ====
 +【波形图】
 +  以音量大小、时间为坐标轴
 +  可以通过幅度大小查看音量是否合适,可以看出录音持续时间
 +  也可以看出录音句间停顿部份(0dB,呈直线),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剪辑切片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3334.png |}}
 +
 +【频谱图】
 +  以声音频率、时间为坐标轴,比波形图更直观、信息量更大
 +  通过观察频谱图背景是否干净,可以看出底噪的大小(左图底噪>右图底噪)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3421.png |}}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3352.png |}}
 +  不同的声音,频率也有所不同,根据图像我们可以快速定位找到需要的声音
 +  剪辑时如果只看波形图,很容易将多余喘气声剪入,但看频谱图就可以方便定位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3403.png |}}
 +
 +==== 2. 降噪 ====
 +【注意事项】
 +  降噪一般只能处理底噪,对杂音作用不大
 +  降噪处理会损伤一定音质,比较微弱的声音在降噪处理后极大可能会失真
 +  前期录制时最好就尽量避免杂音、噪音(如空调、风扇声等)
 +  录制时请在开头录制几秒钟的无人声环境音,便于后续操作
 +  
 +【方法一】效果-降噪/恢复-自适应降噪
 +  降噪干净,操作简单,一般在开头会保留一段无处理音频,后期请记得剪掉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3948.png |}}
 +
 +【方法二】选中一段无人声环境音-效果-降噪/恢复-降噪(处理)
 +  更加精细,可以自由调整降噪强度,避免过大的降噪强度导致音质受损失真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002.png |}}
 +
 +==== 3. 去杂音 ====
 +【方法一】选中、删除
 +  适用于人声与杂音未混杂的情况
 +
 +【方法二】使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,在频谱图上涂抹想要去除的部份
 +  需要辨认杂音的频率分布位置,一般喷麦、碰撞声在频谱图底部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100.png |}}
 +
 +==== 4. 剪辑 ====
 +  枯燥无味也不需要怎么讲解的听音、选中、删除、切断、复制、粘贴操作(
 +  耐心地把口胡、重复、杂音部份去除就好
 +  建议在wav音频文件中就剪辑好干音,避免在多轨混音文件中,因剪辑导致时间轴错乱;且多轨混音文件中只能根据波形图剪辑,不如在音频文件中参考频谱图剪辑精细准确
 +
 +==== 5. 多轨混音(添加音效) ====
 +  * Step 1. 文件-新建-多轨会话
 +  * Step 2. 文件-导入-文件,导入干音、bgm、音效文件等
 +  * Step 3. 从左上资源管理器窗口,将文件拖入到右侧不同轨道中
 +    * 干音、bgm、音效,以及有调整混响需求的部份,请分别安排单独轨道
 +  * Step 4. 进行各项操作,保存文件(最好选择将使用的文件复制到会话文件夹)
 +    *  【调整音量大小】
 +      * 【方法一】直接调整轨道音量大小,同时调整轨道上所有剪辑片段音量
 +        * {{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401.png |}}
 +      * 【方法二】单击选中,属性-基本设置-剪辑增益,可单独调整片段音量
 +        * {{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405.png |}}
 +    * 【调整倍速】单击选中,属性-伸缩
 +      * {{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414.png |}}
 +    * 【添加特殊效果】
 +      * 【方法一】效果组-选择剪辑效果/音轨效果-预设
 +        * {{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437.png |}}
 +      * 【方法二】上方菜单栏中选择效果
 +        * {{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449.png |}}
 +
 +==== 6. 双声道效果 ====
 +  技术难度不大,但想达成良好效果需要投入很大精力
 +  个人认为决定听感的主要是合理的时间轴、层次递进、声线变化
 +  声道切换的同时,做到不杂乱且有层次,才能有1+1>2的体验
 +  【注意】需要录制双声道音频,或将单声道音频转换为双声道音频才能实现该效果
 +        新建多轨会话时,主控选择5.1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707.png |}}
 +
 +==== 7. 3D环绕效果 ====
 +效果-特殊效果-多普勒换挡器(处理)-类似下图设置
 +
 +{{ 教程:basic_audio_making_tutorial:20221007-224733.png |}}